你的位置:大小单双正规平台网站 > 新闻动态 > 串门有讲究,这三样最好别带

串门有讲究,这三样最好别带

发布日期:2025-10-17 13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03

咱们这个年纪的人,都讲究个走动走动,亲戚朋友串个门很正常。但做客有做客的规矩,不是光提着东西上门就行。

老话说得好:“不懂礼,难立身。”去别人家,得知道什么该做、什么不该做。尊重别人,也是给自己留体面。

要是你去别人家做客,千万别带着下面这三样,不然再好的关系,也容易生分。

第一,别带孩子去“闹场”

中年人带孩子出门是常事,但要是孩子管不住,真能给人添堵。有人在网上问过:“你最怕什么人来家里?”点赞最多的回答是:“没规矩的孩子。”

我姐来我家就总带着她小儿子。孩子被惯坏了,一不顺心就大喊大叫,吃饭挑三拣四,穿着鞋就往沙发和床上踩。我姐一边骂、孩子一边哭,好好的一顿饭,吃得像打仗。

我们是主人,说重了不合适,不说又心里憋屈。只能陪着笑脸,还得担心孩子磕着碰着。每次等他们走了,全家才松一口气。

老话讲:“子不教,父之过。”孩子什么样,大人就什么样。不是主人家不计较,是人家顾着情面不好明说。带孩子出门前,先教教规矩,别让人背后说“这孩子真没家教”。

第二,别把别人家当自己家

孟子说过:“有礼貌的人,懂得尊敬人。”再熟的关系,也得有分寸。有的人一进门就“不见外”,反而让人不舒服。

有个网友讲,他请邻居来家吃饭,自己去厨房炒菜,一出来看见邻居正开他家冰箱门。冰箱里有点乱,他当时就尴尬得不行。从那以后,再也没请过这位邻居。

有的人是太“实在”了,主人客气一句“别客气,当自己家”,他就真不客气了——各个房间随便逛,沙发上一躺,鞋也不脱。

其实,“礼多人不怪”。别人客气是别人修养好,咱自己得知道界限。再好的朋友,也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。有分寸,关系才能处得长久。

第三,别带着一肚子牢骚上门

孔子说得好:“不拿别人出气,不重复犯过错。”出门做客,最怕的就是满脸怨气、满嘴抱怨。

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,见人就说“我真傻”,反复诉苦。一开始大家还同情,后来都躲着她。没人愿意当“情绪垃圾桶”,听得多了,谁都受不了。

偶尔倾诉可以,但要看场合、看交情。高情商的人,去别人家会注意情绪,带着笑脸。你笑呵呵的,人家也舒服;你愁眉苦脸,一顿饭大家都吃得压抑。

能管住情绪的人,才能管住自己的生活。



Powered by 大小单双正规平台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